第207章 特殊晚膳_大秦五百年
苹果小说网 > 大秦五百年 > 第207章 特殊晚膳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207章 特殊晚膳

  听着邹离的誓言,子婴高兴,情不自禁地用双手拍拍他的肩膀,兴奋道:“邹卿家真乃大秦忠臣、朕的良臣,今日留在宫中,跟丞相一起,跟朕的家人一同用膳。”

  子婴命令下去,让御厨多做两人的饭菜。

  陈平道:“陛下,臣有个想法。”

  子婴洗耳恭听。

  子婴道:“羌人把秦兵视为英雄,秦勇娶羌人有名的美人,这开了个好头。可号召在羌地的秦兵们,娶羌人女子为妻。这样一来,羌人和秦人就更紧密相连,有利于大秦控制羌地。”

  说毕后,邹离立即道:“陛下,丞相此计甚妙。”

  子婴也觉得很好,点头道:“丞相说得对,下次邹卿家出使西域,去到羌地时,跟迷朵和杨喜好好说说。”

  邹离领命。

  子婴还想到更长远的方面,跟羌人通婚后,等民族融合到了一定程度,等秦国在羌人心目中的威望足够高了,等到时机成熟,可以找个借口把羌王废了,把羌地兼并为秦国的一个郡。

  随后,子婴把陈平、邹离带入后宫。

  见到皇后、淑妃、贤妃,邹离恭敬行礼。

  三女首次见到邹离,这个男人又矮又丑,三女都眉黛微皱。

  邹离跟英俊高大的皇帝相比,天差地远。

  对于丞相陈平,三人以前都见过,陈平跟陛下一样,都是美男子,但在他们心目中,陈平还是略差了一些。

  子婴又再给陈平、邹离介绍子女。

  皇子、皇女年龄虽小,身份却高贵,邹离、陈平都按照礼仪,分别作揖行礼。

  嬴梦、赢文广都懂得回礼。

  赢文广主动道:“邹离之名,我听父皇过。听闻邹郎官有三寸不烂之舌,一张嘴很会说话,洛阳守将都被说降。”

  儿子渐渐地有些懂事了,在这段时间以来,子婴偶尔会跟儿子说些国事、兵事,既说出自身见解,又听听儿子有什么看法,要是儿子说得不对,及时纠正,要是说得对,则夸奖一下,以此来教导儿子。

  子婴笑了笑,邹离、陈平也笑了笑。

  饭菜上来了,六个大人、五个小孩围着大圆桌吃饭。

  薄贞肚子比较大了,要是没有意外,将会在半个月至一个月之后生孩子。

  晚膳刚开始,子婴举起酒爵,对三女道:“陈丞相、邹郎官,都是朕的股肱之臣,让我们敬两位一爵。”

  三女齐齐举起酒爵。

  受宠若惊的陈平、邹离,也举起酒爵。

  这时,赢文广道:“父皇,儿臣也要敬酒!”

  子婴道:“广儿还小,长大了再喝酒!”

  赢文广道:“广儿不小了!懂事了!”

  看着儿子一脸期盼,嬴子婴叫人那多一个酒爵,倒了半爵酒。

  四人一起向两人敬酒。

  子婴、陈平、邹离都是一爵干了,薄贞有身孕不宜喝酒,只是嘴唇碰了点酒,赢文广首次喝酒,把半爵酒喝下。

  “咳…咳…”

  首次喝酒的赢文广,一脸的难受。

  “原来,酒不好喝!”

  六个大人都笑了起来。

  美味佳肴都上齐了,子婴对陈平、邹离道:“吃菜、吃菜,不必拘礼。”

  大家开吃起来。

  陈平、邹离跟皇帝吃饭多次,跟皇帝家人吃饭还是头一次,显得比较拘谨。

  饭间,赢文广向陈平道:“陈丞相,什么是明君、庸君、昏君、暴君?”

  陈平看向皇帝,皇帝没有阻止之意。

  陈平放下筷,徐徐道来:“明君有很多,大秦的孝公、惠文王、昭襄王、始皇帝,还有当今的大业皇帝,都是明君。庸君,也就是平庸之君,平庸无才能,无功绩建树,又无大过错之君,为庸君也。昏君,指不仅平庸无才能,又有大过错之君;比如二世皇帝,不仅平庸,又有大过错,大昏君也。暴君,指残暴之国君;比如夏桀,荒淫无度,残暴无道,乃大暴君也。”

  赢文广专心倾听着,陈平说毕后,似乎懂了。

  皇帝和三女也停下来,听着陈平说话。

  对于陈平所说,子婴还算认可。

  子婴道:“现在是用膳,若要请教丞相,用膳过后再请教。”

  众人继续吃饭。

  吃饱饭足后,赢文广一连向陈平、邹离请教了多个问题,两个臣子都耐心解答。

  而赢文广领悟力还算不错,两人讲出的道理,大多能领悟。

  子婴就在现场倾听着,时而参与其中。

  看到儿子这样,子婴和三女都很高兴。

  尤其是冯幽兰,自己儿子能这样,陛下又高兴,当太子就很有希望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不知不觉间,时间进入了大业九年。

  十月初五,随着婴儿的哭啼声响起,赢氏一族,又增添了一个成员。

  子婴走入寝宫一看,仍然生了女儿。

  哎!阴盛阳衰!

  子婴只是叹息一下。

  王思有些不快!

  薄贞更加不愉快了!

  唯独一个人愉快,那就是冯幽兰。

  “小公主像妹妹,长大了跟妹妹一样美!”

  冯幽兰搂着小公主,挺开心的,整个人眉笑颜开。

  这第六个女儿,子婴取名为赢若彤。

  不久后,冯隆得知薄贞生的是女儿,为之高兴了好几天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治粟内史官署,某屋内,这里大门紧闭,里面有两人在密议着。

  贤妃生下的又是皇女,让两人高兴。

  冯隆道:“皇子广聪颖又好学,深得陛下喜爱,好事啊!只是没有立太子之意。”

  陈烈道:“陛下正值壮年,精力旺盛,或许会像始皇帝那样不急于立太子。皇子广虽深得陛下喜爱,但焉知以后不会有第二、第三个让陛下喜爱的皇子。”

  冯隆觉得也是,说道:“那还得把太子尽早定下来,劳烦陈大人找时机向陛下提出立太子一事。”

  陈烈摇摇头,说道:“当今皇帝很有主见,仅凭我一人进谏,无法成事,还得在另找朝中重臣,一同向皇帝进谏。陈平、邹离、王元、韩信、赵佗,是皇帝最信赖重臣,可找他们。”

  冯隆道:“韩信在新郑,其他四人皆在咸阳,我跟姐姐说,让她找机会见这些重臣。”

  陈烈道:“此事淑妃不宜出面,由冯兄出面较为妥当,若能说服其中一两人,再一同商议找机会向陛下进谏。”

  冯隆受教了,站起身来,向陈烈作揖道:“多谢陈兄指点,若能成事,冯家决不忘陈兄。”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在关东各国,所采取的历法有所不同。

  其中,韩、赵、齐三国都统一实行周历,以十一月为正月。

  楚国、魏国、燕国实行的是殷历,以十二月为正月。

  十月三十日,韩、赵、齐皇宫都举行大傩。

  在齐国皇宫大殿,刘邦和吕雉、戚懿,以及文武百官聚集在此,专门有人员表演大傩仪式,有术士在驱鬼。

  在这里,嬴子婴成为了“鬼首”,赵佗、王元、韩信、陈平等人是其它小鬼。

  术士在写有这些人姓名的布偶上施法,然后焚烧。

  目睹着术士作法驱除暴秦,让皇帝和臣子们的心灵有着小小的安慰。

  众鬼的布偶焚烧后,刘邦仰望天空,虔诚说道:“皇天后土,,四方神灵,祈求神灵保佑,荡除鬼首嬴子婴和众小鬼,保佑我大齐,保天下安宁。”

  不仅仅在皇宫,在民间也有许多人行“大傩”,驱逐暴秦。

  在官府号召下,一些国家开始全民抗秦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在秋收正在进行时,赵佗带着三万军队,从关中南下巴郡,在秋收结束时抵达巴郡,先是到巴郡治所江州(今重庆),跟郡守商谈要事。

  巴郡郡守陈署、都尉单究欢迎赵佗的到来,在官署正堂跟赵佗交谈。

  赵佗道:“朝廷有令,今年冬训,巴郡所有士卒交由本将军训练。”

  陈署回应道:“既然朝廷有令,本官自当遵从。”

  他又显疑惑之色,说道:“每年各县自行冬训,为何今年陛下派赵将军前来。”

  就算是朝臣们,除了少数几个人,其他人根本不知晓楚国即将从武陵山攻秦一事,陈署就更加不知晓。

  赵佗道:“陈大人,朝廷机密,我也只是奉命行事,不该问的就别问,好好配合我便是。”

  陈署不好再问什么。

  都尉单究道:“卑职即可派人传令各县,待各县士卒集合完毕后,全部交由将军调遣。”

  按照原本的秦国官制,郡尉掌管一郡的军事、治安捕盗,掌管一郡的兵员征召、训练。

  子婴即位后进行改革,郡尉只掌管治安捕盗。兵员的征召、训练由中央直接派驻的都尉负责,不受地方管辖。

  如果地方盗贼多,郡尉可请求当地都尉派兵协助。

  兵员的征召、训练,地方的郡守、郡尉亦要协助都尉。

  此外,每个县派驻有一名军候,听命于都尉,不隶属于县令、县尉。

  在二世皇帝时期,就有地方的郡尉带兵造反。

  子婴这样做,是吸取教训,让军权更集中于中央,让地方官没有造反的本钱。

  赵佗在江州待了两天后,启程前往巴郡东边的临江县,驻守本郡的都尉单究一同前往。

  单究已命令各县军候,带着本县冬训士卒,赶往临江县集中。

  秦国各地秋收,一般在十月中旬到十一上旬之间结束。

  秋收结束后,各乡村兵役年龄的男丁到县里集中,平常是由各县军候在本地负责冬训,今年是带由军候带着赶往临江。

  进入十一月后,从上旬开始,陆续有各县军候带兵赶到,到下旬,各县军候都到齐了。

  临江县城外,赵佗在此安营扎寨。

  十一月二十五日,全体武将在大帐集中。

  首先,赵佗让各军候自报姓名和兵员人数。

  各县参与冬训兵员,少则千余人,多则七八千人。

  巴郡原本有十一个县,夺取夜郎国后,新增加了南广县、平夷县,目前总人口四十余万,各军候带来的兵员共五万余人。

  这只是参加训练人员而已,军候也只是负责操练,参训士卒并未加入作战序列。

  要是正式作战序列,军候正常编制为千人,都尉五千人左右。

  在赵佗带来的三万士卒中,有近万人是猎户出身。

  范目是巴郡人,善于山地作战,皇帝特意把在韩信军团中的范目调派来巴郡,担任赵佗副将。

  除了主将、副将外,还有五名都尉。

  赵佗道:“巴郡的操练跟别处不同,除了常规操练外,还要注重操练在山地作战。”

  名叫公孙耳的都尉道:“将军,属下不解,为何要集结如何多士卒操练山地作战?为何要千里迢迢来巴郡操练?在关中和三川郡同样有山地。”

  不仅他疑惑,其他都尉、校尉皆是不解。

  楚国计划从武陵山攻秦,这是只有少数人知道的军事机密,楚军只是集结军队在黔中郡操练,外人一般不知道这个计划。

  针对楚军攻秦计划,秦军有针对性的操练、军事部署,这不能太多人知道,避免被敌国探子知晓汇报给楚国。

  赵佗道:“以后秦军要收复上党郡,要从山区进入赵地,还会有许多山地作战,关中虽有山,跟巴郡的山不同,巴郡最适宜山地操练。本将军是奉皇帝陛下之命来巴郡操练兵马,诸位务必听从号令。”

  接下来,赵佗公布具体操练事宜。

  这些操作事宜,是跟范目充分商议讨论后才做出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十一月初这天,中原大地晴好。

  颍川郡苑陵县某个大村。

  郡守冯唐带着官吏来视察民情,了解村民们生活状况。

  冯唐先来到晒谷坪,在这里,有个老妇人正用耙子翻动谷物。

  他以和蔼的语气道:“大娘,你家日子过得如何?”

  那大娘先打量一下这个身穿官服的官员。

  旁边小吏道:“大娘,这是颍川郡郡守冯大人。”

  原来是大官,大娘惊喜道:“哎呀!原来是郡守大人。”

  大娘放下耙子,向冯唐行礼,再回答道:“禀大人,今年四月,我儿就回来了。又免除赋税徭役一年,现在家里有些余粮,我儿又不用服徭役,留在家里帮忙种菜。大秦官府太好了!”

  她说话的时候,脸上洋溢着笑容。

  冯唐道:“那就好啊!皇帝陛下说过,要让每个臣民都过上好日子,百姓过上好日子了,陛下才会开心。”

  大娘笑道:“当今皇帝,真是好皇帝啊!”

  冯唐道:“大娘,可否让本官到你家里讨碗水喝?”

  “可以!当然可以!”大娘忙点头,惊喜起来,有大官肯到家中,高兴极了。

  回到家中后,大娘给每人一碗水,再把在草地里劳作的儿子、媳妇叫回来。

  “参见大人!”

  儿子、媳妇回来后,齐齐向冯唐行作揖礼。

  冯唐问及情况,该男子在韩军军中时,尺无寸功,一直都是行伍。

  他又再在这村民家中细细查看,这里的房屋是土胚房,家里虽有余粮,也只能够四个人吃大半年。在某房间有织布机,老妇人和媳妇,只要有时间就织布。

  除了种田、种菜外,这一家还养了两头猪,数十只鸡。

  冯唐离开前,那男子问道:“大人,草民还可从军吗?行伍的日子太难过了!”

  冯唐点头道:“所有秦人男丁皆可从军,明年秋收后,你也必须参加冬训了。”

  从这家出来了后,冯唐又再去多户人家考察,他从不摆架子,让村民对秦国官吏的印象更好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在关东六国,同样进行冬训。

  赵国晋阳城郊,这里有一处大型训练场,数千名赵兵在此操练。

  这天,李齐前来这里视察,校尉赵将夕跟随着。

  首先,李齐让士兵们集合起来。

  李齐大声问道:“弟兄们,你们为什么要从军操练?”

  “因为暴秦要灭六国,我们要保卫赵国、保卫家园!”

  首先,有个百将大声回答。

  李齐以肯定的语气道:“说得对,上战场是要死人的,因为暴秦无道,暴君要吞并天下,发动不义之战,导致天下很多男人战死。从上平之战到现在,暴秦让赵国过百万男人死亡,我们与暴秦血海深仇。倘若我们遇到秦人该怎么办?”

  某军候大声道:“不是秦人死,就是我们亡!”

  李齐朗声道:“刘军候说得很对!日后暴秦再发动不义之战,我们上战场,需得跟我们的仇人死战到底,若是被俘虏、投降,那是耻辱!数年前,五国伐秦,去年暴秦攻韩,我们赵国投降、被俘的士兵,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,投降和被俘就是死,赵国士兵上战场,可以战死,绝不能被俘、投降。”

  他在给士兵们训话,鼓动士卒们对暴秦的仇恨。

  那数千年轻的士兵,部分十六岁首次参加冬训,由少数老兵带着。

  自长平之战以来,大多数赵人家庭都有男丁死于跟秦军作战,仇怨早已有之,经过官府、将军们的挑动,士兵们心中的仇恨彻底爆发出来。

  李齐又再宣布,以后跟秦军交战,要是出现被俘、投降,所有人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,会在家乡乡衙公布出来被人耻笑,媳妇要改嫁,父母无人养。

  赵、齐、楚三国,已根据张良建议,全面实施这样的政策,战死士卒媳妇不强迫改嫁,被俘虏、投降的官兵,将会剥夺一切权利,家中妻子自动跟男人解除婚姻关系,必须改嫁。

  讲话完毕后,士卒们开始训练。

  “杀…杀…”

  矛兵、戟兵们在训练直刺技术,制作了许多稻草人作为靶子。

  李齐在视察着训练情况。

  他走到某屯士卒这里,屯长让士卒们停下。

  李齐指着那稻草人问屯长:“这是什么?”

  屯长道:“禀将军,这是操练之用的人靶子。”

  李齐大声纠正:“不,这是嬴子婴!你们在练习时,应当带着仇恨、愤怒刺向嬴子婴。”

  “看我的!”

  李齐取来一根长矛,看着眼前稻草人,双眼喷出怒火、仇恨,他的叔父李牧,是被暴秦收买的奸臣郭开害死,对暴秦是国仇家恨。

  此时,对面那人靶子,李齐将之想象成了嬴子婴。

  “杀!”

  李齐一声大吼,手中长矛迅速、准确、重重地刺出,矛尖刺入稻草人。

  刺入稻草人,就如同刺中嬴子婴,能让人稍微解气。

  赵将夕大声道:“弟兄们,看到没有,就应该这样。”

  他监督着这五十名新兵操练。

  “杀…杀…杀…”

  士兵们都把稻草人想象成了嬴子婴,杀气腾腾地刺出。

  赵军骑兵训练,同样把人靶子想象成嬴子婴,骑兵们在猎杀着“嬴子婴”。

  韩军、齐军的冬训,都是这样做,这是张良所希望看到的,连项羽都已经接受了他的建议。

  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  时间进入了十一月下旬,各郡县的上计本已上呈到咸阳。

  跟往常一样,子婴叫上陈平、邹离,在御书房一同处理。

  各郡县人口,有了最新的统计。

  目前,秦国总人口为798万。

  其中,颍川郡为41万(不包括当地驻军)、三川郡82万、内史区272万、陇西郡33万、汉中郡69万、蜀郡117万、巴郡47万、南海郡65万、象郡23万、桂林郡49万。

  根据估计,秦国人口约为天下总人口的三分之一。

  关中不仅有天下最适宜耕种的土地,还有秦国中央枢纽,包括官吏、工匠,以及相应的家属,有近半不属于农耕人口。

  其他各郡县,农耕人口占总人口八成以上。

  在近八百万人口中,成年男人比例仍然不高,年满十七岁兵役人口为六十九万,十五、十六岁两个年龄段男丁十九万。

  其中,修建褒水渠期间被教化的男丁八万,已经像正常秦人那般劳作,可随时征召从军。

  在攻韩之战中被俘、投降的韩兵九万余人,大部分家在三川郡、颍川郡,一年后会转为正常兵役人口。

  在粮食储存方面,内史区存量最高,其次是蜀郡,三川郡和颍川郡还没有向当地百姓收税,仓库中只有中央调拨的存粮。

  两个郡即使免除赋税,当地官吏仍然要统计粮食收成情况,三川郡上年度粮食收成接近了正常年份。

  受到战争影响,去年颍川郡是在第一季粮食受影响很大,秦军全面掌控颍川郡后,第二季庄稼收成才接近正常年份。

  因为免赋税和训导部工作,新收复的两个郡,大多数百姓已接受被秦国管治,认可了自身是秦人。

  修建褒水渠带来的收益已经显现出来,去年汉中郡的粮食产量,比以往正常年份增加了二点五倍。

  子婴和两个臣子看到统计数据,都喜不胜喜。

  在治安方面,有些被秦军击溃的韩兵不愿投降,沦为草寇,劫掠百姓,袭击秦军或官吏,当地官府一直高压打击,又有驻军协助,多次进山剿匪,形势好转比较快。

  子婴最关注的是最新收复的颍川郡,当地百姓由韩人向秦人的转变,以及一些列制度的变革。

  货币、度量衡、文字,得以重新恢复,由于措施得当,这一系列的转变,没有引起社会太大的震动。

  在这次上计考核中,蜀郡的涪县、南海郡的博罗县做得最差。

  邹离道:“陛下,这两个县还企图作假。”

  不仅各郡县要上呈统计本,御史大夫派驻个郡县的监察史同样要向御史大夫汇报年度工作。

  御史大夫腾其,对上年度各地监察情况统计本,上呈给了皇帝。

  邹离翻开本子其中两页,子婴拿起一看,这两个县的县令,企图在统计数字上造假,被监察史发现纠正。

  子婴有些生气,说道:“工作做不好就罢了,还企图造假!把这两个贬到乡里做乡啬夫,要是还做不好,直接贬为庶民。”

  陈平领命,立即办理相关手续。

  各级官员有做得差的,自然有做得好的,三川郡、颍川郡、陇西郡这三个郡郡守的政绩都不错,会在适当的时候晋升。

  三人都忙于政事,时间在不知不觉过去。

  天黑后,子婴问了一下时间。

  “陛下,现刚过戌时。”

  居然是晚上七点了,子婴对两人道:“时候不早了,两位卿家先回去。”

  就算事情还没有忙完,他也不希望两个臣子加班到太晚。

  邹离道:“陛下,国事要紧,陛下还没歇息,臣迟些回去也无妨。”

  子婴扳着脸,严肃道:“这是朕的旨意,命令你们两人回家。”

  陈平、邹离知道皇帝是为自己好,既然皇帝这么说,只好回去了。

  两个臣子离去后,子婴并没有歇息,留在书房批阅奏章。

  邹离回到家中后,夫人主动迎上,说道:“良人,治粟内史衙门的冯大人来找你,他酉时三刻便来了,一直等着。”

  居然是淑妃的弟弟来找,还等了近一个时辰,邹离十分意外。

  在平常,秦国官吏是酉时两刻下班,因为事情多,邹离在戌时两刻才回到家。

  正堂,冯隆正坐在这里。

  他见邹离到来,起身作揖,满怀笑意道:“邹大人,总算等到你了。”

  邹离一揖,面无表情道:“不知冯大人所来何事?”

  对于冯隆到来,他是抱着谨慎的态度。

  一来,他跟冯隆没有什么往来;二来,冯隆是淑妃弟弟,身份特殊。

  冯隆道:“邹大人乃有才之士,深得陛下器重,我仰慕已久,跟冯大人好好叙叙,交个朋友。”

  邹离不好立即逐客,在主人位置上坐下。

  “本官忙完国事,还有家事,冯大人来见邹某有何目的,还请速速道来。”

  尽管他这么说,冯隆还是又寒暄了几句。

  然后才说道:“我想请教邹大人,当初始皇帝迟迟未立太子,是否妥当?”

  邹离严肃道:“本官觉得,的确有些不妥,这先帝之事,不宜妄议!”

  对方提起这方面,他隐约猜到了来意。

  邹离觉得不妥,冯隆心中一喜,觉得有戏。

  冯隆道:“当今皇帝年近三十,却迟迟未立储君,邹大人乃朝中重臣,烦请多劝谏陛下。”

  事情很明显了,冯隆过来是为皇子广争取太子之位。

  邹离觉得皇帝迟迟不立太子,对此持反对态度,但他更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中,尤其是这种斗争,只想好好辅佐皇帝。

  就算有他人争夺太子位,以后谁是合法的皇帝,邹离就听命于谁。

  他站起身来,说道:“本官自有打算。本官还有家事要忙,恕不奉陪!”

  邹离不肯表态支持,冯隆一脸郁闷。

  他本来还有许多话要说,邹离不给他机会,冯隆只好悻悻地回去。

  第二天,陈平和邹离继续来御书房协助皇帝。

  陈平道:“陛下,臣昨晚刚接到消息,韩国、赵国今年冬训,跟往常不同,故意挑起士兵对大秦仇恨。”

  陈平把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讲述出来。

  听到如此,邹离不免惊讶起来。

  子婴慨叹道:“张良真够狠,让其他五国的人都敌视大秦,这么做是能收一时之效,给朕制造麻烦。”

  邹离道:“陛下说过,这是螳臂当车,不自量力。”

  子婴点头道:“虽说如此,但那些叛贼这么做,必会让朕灭六国时间减缓、统一民心时间减缓。”

  说完这件事后,邹离略作迟疑,说道:“陛下,臣昨晚回去后,淑妃弟弟冯隆已在家中等待……”

  他把冯隆在他家的事情说出来。

  子婴并没有太大的惊讶,在皇家发生这样的事情属于正常,冯隆在治粟内史官署任职,陈烈曾建议立太子,两人有所勾结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  陈平道:“陛下,陈烈应当跟冯隆有勾结,臣可派人调查。”

  子婴道:“不必了,只要不做得过分,朕不给他们计较。”

  对于立谁为太子,子婴有明确的主见,不会被外界因素干扰,有人要争取太子之位,只要不太过分,没有触及他的底线,他可以不计较。

  他再问道:“昨晚冯隆所说,两位卿家有何高见?”

  邹离道:“陛下,臣认为,还是应当早立太子,以稳定人心。除非尚无适合储君人选。”

  陈平没有发言。

  子婴看向陈平道:“陈卿家以为如何?”

  陈平道:“启禀陛下,臣无意见,全凭陛下圣裁。”

  子婴明显看出来,陈平过于谨慎,明哲保身,不愿意卷入一点点的纷争。

  他来回踱步数次,脑海思量一小会,开口道:“朕给两位卿家一份新的差事,有劳两位以后多抽时间。”

  。中文阅读网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pingguo9.com。苹果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pingguo9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